2013年1月7日,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第四批)》正式发布,包括变压器、电机、工业锅炉、塑料机械、压缩机、制冷、泵、风机、热处理等9大类192项设备(产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一级能效的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在市场占有率达到70%;风机、水泵、变压器等设备能效准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此举无疑将会加快淘汰落后机电设备工作的进程和节能机电设备的推广进度。
点评: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量大面广的机电设备是工业企业的主要终端用能用电设备。但普遍系统效率较低,长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部分生产机电系统的企业对机电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缺乏认知,或对进行机电节能改造的技术题目存在障碍。
目前,我国约有2500万台压缩机,约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9%,与发达国家比,平均效率低3~5%,运行效率低10~20%。作为耗能大户的压缩机,不止节能效率提升空间巨大,而且节能总量显著。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的公布,不仅是对不冷不热的节能机电市场的有力推动,而且指明了机电产品的发展方向。
当前,在压缩机行业,一方面螺杆机技术逐渐成熟,入行门槛降低,企业增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基于过去几年迅速增长的市场增速产能过大;另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需求萎缩,订单不足;再一方面是能效要求提升与价格不断下跌的矛盾。在此情况下,走节能之路,提升产品能效就成为实现突围的利器,一方面是以能效体现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通过更新替代,淘汰落后压缩机设备,如以螺杆机替代活塞机,以高效机替代陈旧高耗能压缩机等等。